`
xuela_net
  • 浏览: 494519 次
文章分类
社区版块
存档分类
最新评论

软中断网卡处理&Linux高性能外部设备处理机制&SMP

 
阅读更多

Jack:Linux外部设备的性能如何才能高呢?

我:你为什么希望外部设备的性能好呢?

Jack:典型的说,外部设备如磁盘、网卡都需要非常好的性能。磁盘设备处理性能好,才能承载数据库系统。网卡性能好,才能承载高性能server(数据库或者web server)。

我:那你觉得用什么样的方式处理这两个外部设备,它的性能会好呢?

Jack:外部设备要好,当然应该采用中断方式,这是性能最高的。

我:你错了。外部设备与CPU的交互方式,最快的是DMA。但是,DMA方式会使外部设备的控制器独占PCI总线,从而CPU无法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——这对通用型操作系统来说,是很难接受的。所以DMA方式,在Linux内核里使用得很少。Linux笔记是一个通用型操作系统,而非专用型嵌入式操作系统。

Jack:说了这么多,还是要用中断才行。

我:是的。但是中断仅仅是最基本的方式。使用中断这种外部设备处理方式,有两个硬伤需要面对:

1、丢失中断问题:在中断响应代码里,一般都会调用cli()宏定义关闭中断,当中断完成之后,再调用sti()宏定义打开中断。如果中断响应代码执行时间比较长(毫秒级别),那么在这段时间内,中断都无法响应——这对于一个server操作系统来说,是无法接受的。

2、SMP均衡问题:在SMP下,常用的中断默认只会落到CPU0上去,其余的CPU无法处理中断,这对整个操作系统的可扩展性来说,是致命的。

这两个问题对所有外部设备都适用,如果外部设备对性能要求非常之高,那么,这两个问题一定要解决。

Jack:常见的对性能要求非常之高的外部设备有哪些呢?

我:最常见的是网卡设备和磁盘设备。其中,对于网卡设备而言,这两个问题尤其棘手。

Jack:对于网卡设备而言,这两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?

我:对于中断丢失的问题,Linux内核早期采用了BH的机制。而对于SMP的问题,Linux内核至今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。当然,这并不是说就没有解决的办法,只是有些互联网公司没把核心技术开源出来而已。

Jack:BH机制是怎么回事呢?

我:BH是bottom half的缩写,但是BH已经是一个专有名词,代表最早的Linux内核的bottom half机制,而bottom half是一个通用名词。Linux内核从程序猿的角度把中断响应程序分为两部分——上半部、下半部。上半部做标记功能用,下半部根据上半部的标记干活。上半部与下半部的本质区别是,上半部可以关闭中断,而下半部不能关闭中断。所以,bottom half的概念,完全是hacker意淫出来的,并非是CPU层面的概念。

Jack:那BH这种意淫出来的机制的好处在哪里呢?

我:这种机制的优点在于解决了第一个问题——丢失中断。通过把上半部极致地浓缩,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关闭中断的时间,从而减少中断丢失——没有绝对的不丢失中断,只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丢失。

Jack:那BH机制的缺点是什么呢?

我:这个问题问得很好,不仅问了有点是什么,同时问了缺点是什么。两个点你都弄清楚了,差不多就高潮了。

Jack:去死吧。

我:BH机制的缺点在于无法解决第二个问题。就是BH机制在SMP下,表现得太龊逼了。

Jack:仔细一点呢?

我:BH硬编码定义了32类Bottom half,这32类botton half在同一时刻只能执行其中一种,即便是在SMP环境下,也是如此。所以,BH机制是绝对的串行化,而没有任何并发能力。

Jack:绝对的串行化也很好,实现非常简单,只是无法发挥多核的优势。

我:这种说法等于上馆子吃饭只喝水不点菜、不叫饭,因为这样省钱。但是这样的做法,是SB的。

Jack:那么Linux在处理外部设备的性能问题上,如何解决SMP的呢?

我:在Linux2.6版本内核里,提供了3种成熟的方法来解决外设与SMP配合的问题:软中断、tasklet、工作队列。其中,软中断是一种全新的机制,具备在SMP下软中断类型间的并发甚至是同种软中断内的并发能力。tasklet建立在软中断之上,是软中断的一种特例,相比于软中断,tasklet不具备同种软中断内的并发能力。对于除磁盘设备、网卡设备而言,几乎所有的外部设备用tasklet就够了。只有极少数的外部设备需要自己定制软中断。当然了,软中断的定制不是那么简单的。且不说需要对软中断的原理、实现代码非常熟悉。更难的是,需要自己实现软中断在SMP下,同种软中断内部间的互斥与同步。如果采用简单粗暴的spinlock,那么软中断在性能上就已经失去意义。而采用别的数据结构实现数据同步与互斥,又具备相当大的难度,所以,即便是Linux内核的官方版本,对这个问题也是极为头疼。至于第三种——工作队列。这种机制与前两种机制的最大差别在于,这种机制的bottom half会通过内核线程进入休眠,之后被唤醒。这里有两个难点,第一点是,休眠会引起上下文切换(context switch),对性能具有极大的杀伤。第二点是,Linux内核作者是非常反对user创建内核线程的——原因不言而喻,Linux内核是内核作者写好对外提供服务的,你一来就动大手术,把内核改造了,加了线程,谁能保证在某种情况下不出现问题呢?出了问题之后,会找谁解决呢?一般人当然首先先到内核作者。可是,当你找到内核作者的时候,情形好比是你把一台刚买的笔记本用螺丝刀打开过了,还下了几个零件,然后电脑坏了,你对售后服务说“我的电脑坏了,你帮我修理下。”


分享到:
评论

相关推荐

Global site tag (gtag.js) - Google Analytics